寫點週報:未來研究報告將通通由AI出、取代券商分析師?特斯拉的一堆負面新聞都是真的嗎?

網誌上的產業文是公開發布,而《寫點週報》則是非公開電子報,每週四晚間寄發作為贊助回饋、僅授權贊助讀者閱讀。本文為寫點週報發布的第 7 期內容,作為讀者試閱使用。

建議閱讀時間:2 分鐘

新聞摘要

德國商業銀行 (Commerzbank) 開始利用人工智慧編寫金融研究報告,試圖替代內部的分析師人力,以降低成本中心的開支,但目前此項技術尚未成熟到能完整取代深度的股票研究報告,僅能用於較為制式化的標準收益評估報告,同時富國銀行 (Wells Fargo) 與其他大型金融機構早已著手進行類似的 AI 開發計畫。

Lynn 評論

讓人工智慧自動撰寫股票研究報告或許是許多大型金融機構的夢想,主要原因在於研究部門一直是券商最昂貴的成本中心,每個分析師年薪都要價不斐,卻無法產生直接的業務收入,但研究部門又扮演著券商品牌門面的重要角色,一定要投入大量資源經營。

而現在人工智慧系統的目標是自動撰寫研究報告,如果真的成功實現,可望為券商省下一大筆錢來聘僱昂貴的分析師,因此許多金融機構紛紛與許多人工智慧新創公司進行合作開發系統,但這個可行性有多大?金融研究員未來真的會被取代掉嗎?

理論上,要讓軟體撰寫市場的基本面分析是非常難以達成的,金融研究員的角色在短中期內還不會被取代掉,以目前的人工智慧系統運作模式來看,若要讓系統自行撰寫研究報告來預測未來的股價並產出研究報告,應該分成兩點來看,報告所呈現的「預測正確性」以及「脈絡」,這也是分析師在撰寫研究報告所看重的兩個要點。

第一點是關於「預測正確性」,若要預測股價,必須要給模型一套「數據」來進行預測並撰寫報告,應該使用怎麼樣的數據才能預測?許多公司會採用市場財報數據、股價走向、市場產業本益比或是新聞等事件分析模型,來預測股價的未來變動,但這些數據真的可靠嗎?

以富國銀行利用網路上的臉書報導進行分析的例子,如果倚靠新聞報導來進行股價預測,就會變成「看新聞做股票」的散戶,而且許多報導都是刻意釋出的「出貨文」或是「吃貨文」,參考意義不大,反而可能誤導預測結果,在長期的基本面分析上,若單純使用公開資訊,股票市場瞬息萬變,而且訊息及籌碼結構不斷更新,今日可行的方法到了明天的盤勢就沒用了。

但為什麼市場上還是有許多分析師長期下來還是能有不錯的勝率?因為公司內部的資訊才是主導股價的變數,分析師大多數的時間必須花費在與公司的內部人士進行交流,以蒐集未公開的資訊。比如說跟公司的財務長詢問本季的毛利大約有多少、公司現在的接單狀況怎麼樣、服務的使用人數是否有增加,這些數據都不會在公開市場中找到,但這些資訊都得靠人去逐步挖掘出來,並非軟體或是先進科技可以取代。

然而第二點,「報告的脈絡」才是最重要的,大多分析報告的目標價重要性不高,而是分析師該如何說故事來說服投資人買單,進而引起市場情緒。撇除報告語意上的流暢及自然度(以目前的技術應該能處理得不錯)人工智慧系統該如何判讀每一項新聞事件的影響性以及呈現市場趨勢的故事給投資人看呢?

預測模型必須學習新聞事件與另一個新聞事件是否有相關性、影響性多大、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以及該如何在串接在故事上,這些並沒有辦法透過分析歷史文本及對應股價變動來達成,絕大多數還是倚靠的主觀判斷來達成,也因此市場不同的意見才會出現,因此股票交易才會出現買方跟賣方,軟體在短期內還是無法達成。

但這樣人工智慧在報告撰寫上就無法對金融研究員產生威脅嗎?也不是如此簡單,人工智慧可以協助分析師完成大多數例行的作業,像是即時撰寫公司盈餘變動報告,最新釋出的財報數據分析以及財務模型參數更新,都可以藉著人工智慧來即時達成,不用像以前分析師一遇到公司財報季每天加班到深夜研讀公司所公布的最新財報,未來都可以交由人工智慧系統自動處理,可以大量減少分析師助理的人力需求。

因此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減少研究部門的成本。證券還是需要聘請知名的分析師來坐鎮,但是分析師所需要的助理人數就不像以往的多了。可以說人工智慧目前還不可能完全取代金融研究員,而且衝擊可能非常小。

在現階段券商都在裁減研究員人力的情況下,研究員已經承擔過多的工作量並被迫長時間加班,應該說人工智慧系統能協助研究員減少工作時間並提高報告的品質,而非是要去取代金融研究員的工作。

 

新聞摘要

特斯拉近期遭遇了一連串的新聞媒體惡評及抹黑,旗下車輛的安全問題也被新聞媒體放大檢視,倒閉的消息不斷傳出,股價前一陣子更遭到空頭狙擊。然而這一切關於特斯拉的負面消息都是真的嗎?本篇由分析師撰寫的評論透過八個要點說明特斯拉的前景仍佳。

Model 3 assembly line, Tesla Factory, Fremont CA, Client: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Lynn 評論

這篇新聞寫的相當清楚,說明特斯拉的衰敗形象很大部分都是由新聞媒體放大檢視以及市場人有人蓄意操作的結果,因此本篇的評論會以財務報表及銷售狀況的角度來佐證這篇新聞的分析可信度有多高,以及了解「特斯拉是否會在一年內破產」、「Model 3 的產能是否會持續不足」兩個議題。

為避免非財務相關的讀者不清楚,以下會盡量以最簡單的方式並使用最少的財務參數來說明,底下內容不構成任何的投資建議。

第一點問題是:「特斯拉是否可能在一年內破產?」

攤開特斯拉今年 Q1 的財報,讓我們先從資產負債表著手,試著判定特斯拉一年內是否有倒閉的可能。從財報中可以了解到特斯拉營運雖然仍處於虧損狀態,但淨值(總資產 – 負債)仍然為正──帳上數字仍有 44.5 億,主要來源為股東增資(代表股東的錢還沒燒完)。

雖然特斯拉帳上的現金 26.7 億大幅低於一年內即將到期的 86.5 億流動負債,但這並不代表特斯拉有破產的風險,只要在今年順利出貨,就能產生現金流償還部分債務。

有趣的是,帳上的流動負債部分為「顧客訂金」,2018 Q1 金額為 9.85 億美金,相較於 2017 Q4 的金額 8.54 億美金成長近 15%,每一台 Model 3 的訂金為 1,000 美金。撇除 Model S 及 Model X 較高額的訂金,新訂單大多應該來自 Model 3,顯示過去一季,Model 3 的訂單可能成長了 13 萬台。

特斯拉汽車的問題在於雖然擁有大量預購訂單,特斯拉卻沒有足夠的產能出貨,因此一年內投資人只需檢視特斯拉是否能成功出貨,將存貨及產能變現,即使沒有辦法,尚有很大的空間籌措資金,方法包含借貸或是增資,以特斯拉高知名度及題材吸引力,資金的籌措並不困難。

接下來,讓我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特斯拉的產能是否有改善呢?

檢視其近三季的綜合損益表,每一季的營收皆有小幅度成長,舉例來說,2017 年 Q4 為 Model 3 開始陸續交車的時間,營收為 32.9 億,到了 2018 年 Q1 營收為 34 億,季成長約 3%,另一方面,特斯拉毛利從 2016 年的 23% 下滑至 2017 年的 18.90%,到了 2018 年 Q1 單季的毛利率只剩 13.4%,表面上數字表現不佳,但這樣的數字反倒是表現顯示特斯拉的營收動能從以前的高毛利的 Model S 車款逐漸轉移到初期毛利較低的 Model 3 車款。

在高階 的Model S 及Model  X 車款銷售逐漸衰退的情況下,Model 3 車款的出貨成長反而補足了這一部分的營收,在 Model 3 價格只有高階車款的一半前提下,顯示 Model 3 車軟的產能確實逐季穩定提升,此外,特斯拉的報表也指出,2017 年整年的資本支出達 40 億美元,相較 於2016 年 14.4 億美金有大幅度的成長,而 2018 年 Q1 的資本支出光是單季就有 7.7 億美金,顯示特斯拉非常積極在進行擴產。

通常資本支出從投入到開始生產需要半年左右的準備期間,因此Model 3在新廠房正式啟用後有望開始大量出貨,啟用的時間點最早也會需要等到今年Q2以後,因此以目前的財務數據及媒體報導來評斷特斯拉瀕臨破產邊緣,尚屬言之過早。

更直覺的方式,特斯拉的股價除了人為炒作最低跌到 250 元左右,在公布 Q1 財報後,快速回升至原先的 340 元左右的水準,顯示投資人對於特斯拉的產能進度重新回復信心,對於媒體唱衰特斯拉的報導,建議讀者可以再多審慎評估一下。

備註: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寫點科普,請給指教。》作者無涉。

 

建議閱讀時間:3 分鐘

新聞摘要

在去年 6 月,Yahoo 台灣推出了 Vtuber (Virtual YouTuber) 虎妮不過其實她原本只是雅虎媒體策略企劃經理許朝欽擔任業務時,和其他 3 位同事業餘時創造的 side project,後來因為人氣高漲,便進一步開設 YouTube 頻道、Twitter 帳號、成立 Facebook 粉絲專頁,到了現在各平台已經共有約 3 萬粉絲,觀眾以 18 – 24 歲的男性為主。同時因搭上 Vtuber 熱潮,日本與台灣觀眾各佔一半。由於擁有不少日本粉絲,頻道語言原本是國語為主,現在也開始加入一些簡短的日文。

Lynn 評論

看到這則新聞才知道台灣自己也有 Vtuber,Vtuber 全名是 Virtual Youtuber,進行方式通常都是由真人搭配聲音,並透過攝影機捕捉人的表情及動作,再利用 MikuMikuDance 開源軟體讓 3D 模組跟著人做出相對應的動作,用意是讓二次元角色也能用來製作主持影片,內容則與真人 YouTuber 類似,包括主持討論、答覆問題、遊戲實況等,被視為是影片製作新的另一種形式。

自從 2016 年日本第一位 Vtuber「絆愛」出現後(因為表情時常僵硬,被戲稱為人工智障),Vtuber 的風潮便逐漸興起,陸續有許多 Vtuber 團隊加入這個市場。鄉民根據 YouTube 訂閱人數的高低,目前便出現了所謂的「四大天王」稱號,分別是、 Mirai Akari 、輝夜月電腦少女 SiroNekomasu 的統稱,其中以絆愛的訂閱人數為最高,達 194 萬人,其他人也介於 30 萬至 70 萬之間,至於為什麼四大天王有五個人,如果大家以前都有玩過寶可夢就會知道四大天王一直都有五個。

知名的 Vtuber 相較於其他真人 YouTuber 作品有一定的技術門檻,像是精細的 3D 模組、腳本編寫及設計還有廣大的社群經營,因此大多都不是個人作品,而是由公司製作,原先剛開始很可能都只是公司內部的小型專案而已,或是員工的個人嗜好,後來發展得很好,才成為較為大型的專案來經營。

即使有些 Vtuber 聲稱是個人製作,背後大多數也是有金主支持,才有能力經營龐大的社群及二次創作市場。如果由個人製作,很可能直播到一半設備故障,沒有專業團隊除錯,真面目直接出現在畫面,而且本人還沒有發現,一定會變得超級尷尬…… 而日本確實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直播到一半的 Vtuber 二次元美少女突然變成中年大叔聲音也從甜美的聲線變成低沉的男人嗓音,這個事件一度在推特上成為最熱門的搜尋項目。

總而言之,如果大家有興趣不妨搜尋或探索看看 Vtuber 的世界(說不定會開啟新的開關)。看到台灣的 Vtuber 用中文在 YouTube 上經營頻道感覺真的很棒,還請大家按下虎妮的頻道訂閱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