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斯蘭國攻擊事件為出發點,來探討媒體亂象與群眾暴力

人們都在問,這世界發生了甚麼事?怎麼變得和從前不一樣了?有了嶄新的科技應用與更緊密的資訊傳遞通道,真相卻反倒越來越模糊。

今天,讓我們以伊斯蘭國攻擊事件與內湖女童的隨機殺人案為出發點,來看看媒體與資訊傳遞是如何被作為政治手段的實踐工具。

政府、財團與各組織間向來透過媒體作為操縱大眾的工具。在社群媒體愈發興盛、資訊傳遞愈快的此刻,世界將逐漸走向下述兩大方向:

1. 媒體力量已成政治角力工具

2. 群眾思想趨於二極化

媒體力量已成政治角力工具

伊斯蘭國是西方媒體操弄下而衍生的怪物。

1979 年,蘇聯為了石油利益而入侵阿富汗。為了鞏固對中東地區的石油控制權,美國 CIA 扶持了阿富汗聖戰組織。

阿富汗聖戰組織的聖戰士

賓拉登在加入組織後,因其英勇行為得到了戰爭英雄的名聲,同時與 CIA 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戰爭後期,蓋達組織成立。

1990 年波斯灣戰爭前,美軍進駐沙烏地阿拉伯。賓拉登反對美軍進駐伊斯蘭教聖地,雙方產生衝突。賓拉登而後前往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尋求庇護。

2001 年 911 事件爆發,雖無確切證據,布希政府指責 911 事件為賓拉登的蓋達組織所為、由此出兵阿富汗,並推翻塔利班政權。

911 事件的眾多疑點,至今議論紛紛,更被翻拍成紀錄片釋疑。多數專家指稱──911 事件為布希政府為了出兵阿富汗,自導自演的一齣戲碼。

另一方面,塔利班政權禁止鴉片種植,2001 年前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並不生產鴉片。 2001 年時塔利班政權遭到推翻、美軍進駐該地。

2003年,阿富汗的鴉片產量高達 4,200 萬噸,獨佔了全球產量近 90%

直至今,2014 年阿富汗的海洛因產量占全球 77%。美國大力鼓勵在阿富汗發展鴉片種植,以提供非法資金。

一模一樣的情節,發生在南美洲、非洲、阿拉伯半島等大陸的建國歷史。

美國作為老大哥、總是推翻與自身利益不符的原有政權、再扶植如賓拉登與海珊為首的傀儡政權。

由艾瑪華森主演的《窒命地》同樣闡述了 1970 年代美國政府在智利所發動的軍事政變並扶植殘暴的納粹殘黨。

待傀儡政權不聽指令時,再以媒體抹黑的方式製造藉口予以推翻,扶植利益一致的新政權。

套句歷任美國總統不成文的規定:「這些暴君也許是王八蛋,但至少是我們養的王八蛋」(He may be a son of a bitch, but he’s our son of a bitch)。

 

「扎卡維」──美國政府所創造出的恐怖份子形象,隨後被伊斯蘭國創始人巴格達迪所利用。

扎卡維是賓拉登基地組織中的一員。他對於遙遠的西方勢力不感興趣,反而想推翻鄰近的約旦政府,在約旦領地中建立一個理想中的伊斯蘭國家。

也就是說,扎卡維和賓拉登不同──從一開始想攻擊的就是什葉派的穆斯林同伴,而非美國或西方國家。

2001 年,美國政府指稱海珊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與扎卡維關係匪淺;伊拉克政府和基地組織亦有著利益掛勾。揮舞著反恐的大旗,美國政府於 2003 年出兵伊拉克。

事實上,根據美國參議院頒布的最新解密報告指稱,海珊把基地組織和伊斯蘭教極端份子視為自身政權的威脅,拒絕來自於對方所有的資源。

美國政府利用媒體的力量,捏造了不實謠言以作為合理的出兵藉口。

(賓拉登/扎卡維/海珊表示:乾~關我屁事,好衰小)

2006 年,時代雜誌刊出扎卡維頭像以示死訊。

2011 年開始,伊斯蘭國創始人巴格達迪利用社群媒體的傳播力量,自稱為扎卡維繼承人並大力宣傳聖戰英雄的形象。

伊斯蘭國並非近代史上最殘暴的武裝團體。看看科索沃、非洲民族戰爭,甚至是美軍本身。

然而它卻是最會利用現代科技的組織,配合嗜血的新聞媒體,往往能在第一時間將斬首影片上傳至 Twitter、YouTube 等平台。

現在,伊斯蘭國也持續利用美國曾經塑造的「恐怖份子」,加劇組織的強悍形象以吸引歐美的年輕穆斯林加入軍團。

群眾思想趨於二極化

在事件發生時,群眾往往會立刻採取「找到罪魁禍首」的方式以解決問題。俗稱獵巫。

  • 為何美國可以合理地掠奪外國資源?因為恐怖份子的關係。
  • 為何會發生隨機殺人案?因為有人提倡廢死。
  • 為何台灣經濟不好?因為阿扁貪汙。

「穆斯林=恐怖份子」,「隨機殺人案=廢死團體倡議廢除死刑」,「景氣不好=阿扁八年遺毒」。

在短期內拖出女巫來鞭打一番、展現群眾暴力與熱情即可。問題不就這麼簡單?

如此可比「家庭照護環境」、「社會安全網」、「心理問題專業諮商服務」等需要整體系統性檢討並投注長期關照的作法容易。

隨著資訊傳遞速度越來越快,群眾對於海量資訊早已感到疲乏;新聞媒體為了吸引觀眾注目 (由此才有流量與廣告收益),開始採用腥羶且簡易化的標題對事件下定論。

以獵巫來解決問題,只加劇社會分化。

歐美國家的年輕穆斯林為什麼會想要加入伊斯蘭國?

資料來源:BBC 新聞網

BBC 於 2015 年的民意調查發現,接近 50% 的英國穆斯林覺得他們因為宗教信仰而受歧視,英國社會的寬容度越來越低,針對伊斯蘭的偏見使英國穆斯林日子不好過。

至於美國是如何看待境內穆斯林呢?參考影片:美國人如何看待穆斯林歧視

第二代穆斯林為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卻得面臨身分認同問題──無盡的社會排斥與人身攻擊、甚至是就業困難。

從虛擬世界所創造出來的美好伊斯蘭帝國影像中,年輕穆斯林終於能實現在心目中盼望已久的歸屬感。

2011 年上映的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講述了 911 事件發生後,穆斯林在美國遭遇的各種歧視;主角 Rizwan Khan 的兒子也因此在學校被同學霸凌致死。

至於台灣,在殺人事件爆發後針對廢死團體進行躂伐。4/10 將舉行的白玫瑰運動以反廢死為訴求、號召 30 萬人上街。事實上,廢死與隨機殺人事件並無任何相關性

甚至在犯罪率上,廢死與社會治安的好壞的關係同樣微乎其微。

當群眾思想趨於二極化時,對於上位者也將更加好操控。只要將民眾的注意力引導到其他地方,便不會有人責怪政府治理不力,如此何樂而不為?

希臘古典哲學早已描述過暴民統治(Ochlocracy)的政治形態,並加以譴責──暴民政治是一種被政治煽動和「多數人的暴政」 所破壞了的民主主義形式。因為在這種統治中,狂熱和激情勝過了理性。

讓我們重新審視大眾受到的媒體操縱方向:

1. 媒體力量已成政治角力工具

2. 群眾思想趨於二極化

大眾獲得的新聞資訊來源,多半出自下述兩個單位:

  • 新聞原創者 (政府、在上位者)──為了洗腦潛在追隨者、合理化政治藉口、將社會問題怪罪到單一特定對象以擺脫責任,往往捏造事實。
  • 新聞散播者 (廣告媒體)──不只是對於消費性產品的宣傳,同時也是一種意識性機構,能鼓吹或貶抑某些思想。甚至為了流量收益,使用腥羶的字詞圖片、或尚未查證的假消息。

資訊更迭快速、消費者口味越來越重,誰有精力做長期投資回饋?新聞報錯、道個歉就好了嘛。有誰會再持續追蹤呢?

如此媒體亂象所繁衍出的怪物直接促成了社會動盪。如伊斯蘭國,或是女童隨機殺人案隔天多起的模仿事件。

請讓我們將熱情耗費在長遠的視野上,而非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