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大灑幣真的有用嗎?FED看哪三指標決定升息?這將是你第一次看懂總體經濟學

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一下總體經濟學。

你有沒有想過以下的問題:通貨膨脹是什麼?停滯性通貨膨脹又是什麼意思?政府的財政措施如何影響人們的預期心理、進一步影響經濟情勢?消費券和三倍券都會直接增加 GDP 嗎?名目利率和實質利率的區別是什麼?常常聽到聯準會又升息或降息了,他們最在意哪三大經濟指標?升降息具體到底會造成那些影響?

這些問題都和總體經濟有關係,也和國內或國際間的經濟行為有關。隨便點開最近的財經新聞:

怎麼看懂財經新聞,或更加了解各國央行或政府官員的言論?都說美國民主黨偏向凱因斯學派,或是經濟學大師傅利曼說他是大寫的共和黨員 (capital letter R Republican),左派和右派政黨所支持的經濟學理論有什麼區別?

老實說,總體經濟學是我大學期間最不喜歡的科目之一,當時年紀輕輕只覺得很無聊、沒能從一堆圖表和數學公式中體會它的價值。然而近幾年來工作或個人投資,加上重新研究中美貿易戰和年初至今疫情對於各個經濟體的影響,對於總體經濟學的重要性越發有個新的認識。

為了避免大家在學習總體經濟學時和我當初唸的一樣痛苦,這次的系列文章將致力於用最直白有趣的角度切入,幫助沒有接觸過經濟學的人們建立起一個「如何用經濟學角度來思考問題」的初步思路,也能夠進一步了解總體經濟指標,包括利率、物價、財政支出之間是如何彼此互相影響。

如果你是看不懂上面新聞標題代表意義或專有名詞的讀者,我也保證看完這次的經濟學系列文章之後,可以百分之百的理解!相信讀者看完這個系列文章,無論在判斷未來的政治情勢或投資市場走向,都能夠利用這個思路快速掌握當下的局面說出個所以然。

那我們開始吧!

 

Part 1. 什麼是總體經濟學?

首先,我們最簡單的第一個問題是:總體經濟學究竟是什麼?

它究竟在研究什麼東西?研究的思路或切入點是什麼?有哪些領域?

如果我這麼回答你:「總體經濟學所要討論的是諸如一個國家商品的總需求量、總供給量、一個國家商品的平均價格水準、勞工平均的薪資水準等平均…」我知道你一定到這邊就關閉網站了。

咳咳,讓我們重來一遍別砸寫點科普的招牌。都已經叫總體經濟學(Macroeconomics)了,直觀來說它的研究對象就是在研究總體經濟表現。(有點像廢話…)

既然有「總體」之稱,那當然就有個相對應它的「個體經濟學」。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有時被稱為價格理論,主要探討的是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決定供給、需求和價格。

做為一個每天都在面臨選擇或交易的個體,不要說你沒學過個體經濟學,無論你是上班族或是胡蘿蔔商,大家在生活中一定每天都會聽到或是接觸到。舉例來說,最常聽到的「供需理論」──供給大於需求時、產能過剩導致商品下降;需求大於供給時、產能不足導致價格提高。

或是「機會成本」──每個看似沒成本的選擇背後都一定有個成本,而被放棄的選擇當中最高價值的就是你的成本。比如你今天決定看這篇文章,那同等的時間中放棄看搞笑影片獲得的娛樂就是你的機會成本。或是去吃吃到飽時「邊際效益遞減」等等。

只要是決策人和廠商經濟行為、或是單個市場如何運行(汽車市場/服裝市場/顯示器市場…)來決定價格變因,都是個體經濟學研究的範圍。

然而你絕對不會聽到總體經濟學在討論「硬碟市場」或「KPOP娛樂市場」,或個人、單一廠商的生產消費決策怎麼被影響的。總體經濟學是以「經濟體」作為討論的單位。

什麼叫做一個經濟體呢?

單一區域,比如華盛頓州,或是花蓮、苗栗算一個經濟體嗎?香港算一個經濟體嗎?

事實上,經濟體的定義是「受同一個政府機構調控的經濟」,比如同一個貨幣政策。像歐盟就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香港也是一個經濟體。(這邊要補充一下,雖然香港的匯率政策採用聯繫匯率制度,以百分百外匯儲備保證與美元掛勾)。花蓮和苗栗沒有自己發貨幣,各個城市只能說是區域經濟,不算獨立經濟體。

也因此當我們提到台灣的總體經濟時,就不會只看半導體或紡織產業,而是看全國所有產業供給或需求的加總。

了解什麼是總體經濟和它的單位後,接著第二個問題來了:

那我們要看哪些指標來衡量一個經濟體的總體經濟情勢?

我們要怎麼用總體經濟學的思路來切入一個討論問題的成因和解決方式?總體經濟學家是怎麼看待一個經濟問題的?

在影響台灣總體經濟的原因中,你可以說出各式各樣的理由,央行利率政策、颱風或地震等天災、中美貿易戰、國民兩黨政治角力等等。

然而就跟個體經濟學一樣,總體經濟思考問題的切入點也是去分析核心的兩個力量的拉扯:「供給」與「需求」。

一方面是從供給面的影響來分析,比如那些因素影響到這個經濟體內部的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包括:該國有多少座工廠、有多少條生產線、有多少勞動力、多少生產設備等等。供給面代表著是一個國家的總體生產能力。

另一方面要從需求面的影響來分析,包括消費者、企業、海外市場的購買,意味著對該國的生產力來說,「我有沒有足夠的訂單?」。

假設當台灣產能全開時,可以創造出七千多億美金的 GDP 產值,然而這些真的能夠生產出來嗎?如果訂單不夠,需求到頂就是六千億美金,那台灣最後就是六千億美金的 GDP。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亞洲很多經濟體出現負成長,但台灣卻保持了少有的正增長(台灣 2020 年第一季度的 GDP 比去年同期成長 1.54%)為什麼這些經濟體會有負成長?很明顯地,是因為需求減少造成的影響。要拿到足夠的訂單,包括對外出口大幅增加、或有大量的建設需求,都是需求對經濟體的影響。

既然要討論「供給」和「需求」,我們要拿哪些指標來討論呢?如果三秒內說不出總體經濟學家最關注的三個核心指標,相當於唸過會計學的人說不出「資產 = 負債 + 權益」,意味著你沒唸過總體經濟學。

是什麼呢?利率?總消費?進出口?

.

.

.

.

.

.

.

.

答案是:「總產量」(GDP)、「就業率」(失業率)與「物價水準」(通貨膨脹)。唸過經濟學的讀者朋友們你答對了嗎?

當然除了這三個指標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常見的經濟指標:利率、匯率、消費、進出口順逆差、投資、稅收、政府購買支出、移轉性支出…… 等等,但其實這些指標都是隱性地體現上面三個核心指標,而這三大指標也是判斷一個國家經濟好壞的關鍵。

來解釋一下它們所代表的意義:

  • 總產值(GDP)

有些教科書也會把這一項稱為「國民所得」,但我覺得說成總產值會更直觀,這可以說是衡量總體經濟最重要的一項指標,講經濟成長率通常都用 GDP。一般衡量方式有兩種,一個是國內生產毛額(GDP),一個是國民生產毛額(GNP)。GDP 相較於 GNP 會更常用到,代表一個國家在一定時間內的總產值,也就是總產量。

經濟學家在意的問題包括:這段時間我們國家的總產量究竟是多少?為什麼會增或減?如何消除過大的波動?(Source: 財經M平方)台灣經濟的年增率雖然下降,尤其在 2008 和 2020 年因為黑天鵝是漸衰減,但實質 GDP 長期還是呈現成長狀態。

  • 就業率(失業率)

勞動力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經濟資源之一(另一個是廠房設備等實體資本)。就業率的高低彰顯著這個國家對於勞動力的使用效率。如果產量越多就業量就會越多、就業量越多總產量就會越多,兩者息息相關。失業率只計算「想找工作但還沒找到工作的人」,不含「能工作但不想工作的人」。

經濟學家在意的問題包括:國民有沒有充分就業?失業率是否嚴重?今年 5 月台灣的失業人數逼近50萬人、總體失業率 4.07%,其中 20 到 24 歲年輕人的失業率最高,有11.6%,代表平均每十個人就有一個人失業。(Source: 財經M平方

  • 物價水準(通貨膨脹)

通常一國都是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作為衡量通貨膨脹的基準。以台灣來說,行政院主計處會定期抽樣,根據民眾的消費型態整理出一組有代表性的消費組合,再逐月追蹤這個消費組合的價格。所謂的通貨膨脹率就是這組消費組合的價格變動率。比如今年五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是 101.42、2015 年 5 月是 99.35,那我們就可以說這四年以來的通貨膨脹率為 2.08%。((101.42-99.35)/99.35)

講到通貨膨脹可能很多人都避之唯恐不及,然而溫和的通貨膨脹其實是可以刺激經濟增長。從供給面思考,提高物價可以增加廠商利潤、進一步刺激廠商加大生產;從需求面思考,當民眾預期到今天的現金在明天所能買到的東西會變少、那在當下的消費就會變多。大家可以用上面的邏輯反過來想想通貨緊縮的壞處。

通常每年的物價上漲率在2.5%以下都不算有通貨膨脹。一般惡性的通貨膨脹率是達到三位數以上且完全失去控制,整體社會物價大幅上漲、貨幣大幅貶值失去購買力。

台灣今年 1 到 5 月 CPI 平均年增率為 -0.11%,主要受油料費、燃氣等能源價格大跌影響。台灣本次物價下滑的主因是能源價格下滑,加上需求、消費也受疫情影響,隨著疫情趨緩、油價預期將上升,下半年台灣的通膨率應該會慢慢回升。(Source: 財經M平方

讀者有注意到我們剛剛講的三大指標都不脫思考「供給」與「需求」嗎?在討論總體經濟學的時,我們還需要加一個角度來論述,也就是「時間」。我們需要把時間切成短期和長期來看。

短期代表著在一定時間段內,供給(生產能力)是固定的,代表著需求多寡會影響實際產量。也就是說短期內的產量、就業人口和物價,基本上短期內和總需求的關聯性更大。

舉例來說,訂單多了很多但生產能力是固定的,那就是以生產總量為最終的結果。或是訂單少的話,能生產100萬個單位卻只有60萬個訂單,產出會減少、失業率會上升、價格會下降。短期內是因為供給和需求的相互作用來決定了產量、就業、價格。

然而就長期趨勢而言,供給和需求會趨於相等。短期內有可能會需求不足,但長期因為經濟成長的關係,需求一定能調整到與供給相等,也就是一個均衡的狀態。

接下來,就取決於生產能力有沒有持續增加,包括勞動人口增加、資本設備擴張、技術,生產力增加後會打破這個供需平衡,接著一番角力又會回到均衡狀態…… 來回往復。

只要大家把握「供給/需求」和「時間」,就能掌握總體經濟學切入一個問題的基本思路啦!

 

Part 2. 總體經濟學是怎麼來的?

從羅斯福、尼克森到雷根,帶你了解什麼叫好的經濟政策讓你住套房

可能你會忍不住好奇,到底總體經濟的這些討論是怎麼演化出來的呢?

關於總體經濟學的研究其實早在 18 世紀就已經開始了。開山始祖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提出分工和自由市場的概念,強調尊重市場自由,有一隻「看不見的手」來平衡供給與需求的市場機制。然而兩百年來經濟學並沒有特別區分個體和總體。

大家會認知到「總體經濟」還是 1929 年 – 1933 年之間從美國出現的大蕭條開始的。在經濟大蕭條之前,經濟學家還不認為經濟衰退是一個嚴重且會持久的問題。19 世紀最主流的經濟思想認為失業與經濟衰退只是暫時的,失業的原因是工資過高所引起短暫現象,自由市場機制就能讓經濟自然平穩地運作和全民充分就業。

更極端一點的「賽伊法則」(Say’s Law)甚至說道:「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意味著「所有商品生產以後,一定能夠銷售」的這種思想。

簡單來說,每個人生產商品只有兩種目的,一個是自己使用、一個是為了獲得其他人的商品而交換用。因此有多少供給相對應就創造出多少需求,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消費。同時貨幣僅作交換媒介,在流通過程中不涉及對貨幣無限期的儲藏。在這個論點之下,失業和供給過剩都不會存在

傳統經濟學開展的時候人類進入工業化社會的歷史還不長,他們認為生產(資源)有限、但需求是無限的,這是因為那時社會科技不發達,生產力還沒辦法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讓當時經濟學的重點放在調配有限的資源以創造最大的產出。

比如人們對於衣服的需求是無限的,如果社會想要更多的衣服就必須降低對於其他商品的產量、將生產其他商品的工人轉移過來製造衣服,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工作(因為產能不足),讓這個社會不存在失業的情形。

同時在充分就業的社會當中,貨幣有貨幣中立性,貨幣供給的增加只會引起工資和物價同比例的上漲,對實質產出和就業情況毫無影響。(如果是這樣的話貨幣學就不會成為一門我要修三學分的超重學科了…)

這樣的論點,卻在經濟大蕭條的時候面臨了考驗。彷彿打臉一般,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成了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最嚴重一場世界性經濟衰退。

 

1920年:傳統經濟學無法解決經濟大蕭條

1920年代因為股市的繁榮,成千上萬的美國人期望投機致富,選擇用高資金槓桿的形式買入更多股票,1929年3月經紀商向散戶借出的貸款金額相當於股市市值的三分之二以上。

結局如同大家所知道的,形成了嚴重的泡沫經濟。美股暴跌、四年內人們瘋狂擠兌、一百多銀行倒閉、近十萬家企業破產、近兩千萬人失業等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造成嚴重的社會貧困,一直到1950年代各國才慢慢地恢復過來。

(50張攝於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經典照片)

乍看之下1929年的華爾街股災與大蕭條息息相關,然而光是一場股災就能讓所有產業陷入衰退、且衝擊如此之久嗎?1998年就有《經濟學人》的一篇文章問道「當工業生產處於穩健平衡的狀態下,一場嚴重的股災真的會對工業構成重大打擊嗎?」

出了這麼嚴重的情況,當時的提倡自由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家們都想不出有效的解決方式。因應而生的是一位名叫凱因斯 (Keynes) 的經濟學家提出一個破格的看法:有效需求和政府干預理論。

(看完下面的介紹可能讀者們就會知道為什麼很多文青講到經濟政策時都很愛cue這位學者的原因了哈哈)

 

1930 年代凱因斯學派崛起:政府應該出手干預市場

讓我們來看看他反駁傳統經濟學家的幾個看法是怎麼說的:「生產是相對需求而生?市場會自己調節所以不該有失業率?貨幣具有中立性,所以增加貨幣供給工資和物價是同比上漲?」

凱因斯認為這些想法都太過簡化且理想了,傳統理論完全無法解釋當時的經濟狀況。

為此凱因斯他在大蕭條期間印行了一本書《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書內提到,最大的問題首先是認為人類是純理性的動物,這是錯誤的看法。

首先是企業家的投資心理很不穩定,有時候並不是靠著理性去思考投資報酬或合理性,而是靠著動物般的直覺(Animal Spirits)來決定要不要投資。凱因斯提到:「如果人類對於建造工廠、鐵路、礦場沒有渴望,則光憑計算恐怕找不到什麼投資標的……」

再來,需求不是無限的,一個經濟體的總需求水平才是決定生產與就業的因素。凱因斯認為傳統的經濟學者盲目相信賽伊定律(需求無限、生產有限)而忽視了有效需求。當恐慌出現,人們對於未來經濟發展信心的大幅度降低造成總體需求不足時,企業主當下的投資意願就會降低,來回造成經濟消退。

同時,勞工的薪資也不是根據市場需求而有自由調整的機能,而是具有只能升、不能降的「向下僵固性」,這是因為市場上還有獨佔廠商、工會、契約等等的影響,因此當有效需求不足時就會出現失業。

關於貨幣是否是中立的,他還提出了「貨幣幻覺」一詞。因為資訊不對稱的關係,人們沒辦法立刻掌握到實質的物價水準,只能把認定貨幣的名目價值當作實際價值。換句話說,金錢的面額數字常被誤認為其購買力,勞工會根據當下貨幣水準來做供給決策。

因此凱因斯認為經濟萎縮時期,政府不該再無為而治,而應增加公共支出,比如舉債投入公共建設來主動創造需求。凱因斯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倡以政府介入來提供社會有效需求的經濟學家,許多同意他看法的經濟學家自稱為凱因斯學派(Keynesian School),而凱因斯學派也是影響 20 世紀後半最重要的經濟思想(就算反對的人也會圍繞著凱因斯理論的漏洞)。

1933年,民主黨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小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那時候他面臨的難題是美國歷史上有始以來的經濟谷底。他選擇的是推出一系列經濟改革,也就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羅斯福新政」(The New Deal)。

(羅斯福透過著名的「爐邊談話」(Fireside Chats)廣播來跟民眾說明當前的經濟情勢和因應的新政策)

其中包括了增加基礎建設投資,例如公共事業振興署、田納西河谷治理等等,透過蓋一堆國家建設來提高投資額,政府發包給民間單位賺錢,然後民間單位找一堆承包商,把政府的錢逐層分配出去。

另外還有提高「移轉性支出」。移轉性支出指政府無償向民眾或企業供給資金,通常指福利政策,比如失業救濟金、養老金等等,也可以稱作「大灑幣」。當時羅斯福政府通過了一系列社會福利法規,同時推動工會建設。因此這些工會後來都成為了民主黨的堅定支持者。

移轉性支出會讓個人的可支配所得增加從而刺激消費,台灣發消費券或三倍券就是這個意思。這邊要補充的是政府投資會被計入 GDP,但移轉性支出則不會被計入,因此消費券對 GDP 數值其實沒有改變,但三倍券就會。

老實說這在當時是一個很大膽的嘗試,因為當時政府干預還停留在理論的層面,美國歷史上還沒有實際試驗過。在羅斯福執政期間的 1935 – 1940 年間,光是福利支出佔了聯邦政府、州政府及地方政府預算高達 49%。(1933年的政治諷刺漫畫批評羅斯福新政的開支)


令人莞爾的是,這個概念不是凱因斯直接向羅斯福提出的。凱因斯曾拜訪白宮宣傳政府增加赤字開支的理念。後來羅斯福抱怨道「他留下了一堆無聊的圖表,他一定是一位數學家、而非政治經濟學家。」其實小羅斯福當選時並未有一套特別的計畫來處理大蕭條,他從自己的智庫中聽取了各種意見,而剛好他的智庫傾向於正面看待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最後的結果可能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在羅斯福的第一個任期內美國經濟向上反轉,也成了美國史上 GDP 成長最快的時期之一。 1933 – 1937 年之間國內製造業成長了 64%,實際 GDP 增加了 43%。

(但政策當中也不是都是有好的結果,和歐巴馬直接大舉赤字不同,當時的政府還是很注重預算收支平衡。在1937年的時候,羅斯福政府通過了一個加稅法案想要恢復政府盈餘,結果直接導致了經濟衰退;1938年才又恢復復甦。)

有意思的是,羅斯福這段期間的政策措施都不是真正讓美國活過來的關鍵,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舉政府支出。雖然1937年的經濟衰退暫時打斷了復甦,1938年以後又恢復到了復甦進程,但由下表可知,直到 1941 年的失業率仍維持在近 14% 的高點,遠高於大蕭條前的 3%。

美國參與二戰的大量軍備與基礎建設支出拯救了失業率,許多生產消費品的工廠轉而生產飛機和坦克。1940 年到 1944 年間,美國工業生產成長 90%;產品和服務業總生產值提高 60%。戰爭中許多新興科技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同時戰後美國建立的這些生產力和科技進步轉成商業化(歡迎參考我的另一篇文章:電腦的由來)。

 

1940年代凱因斯學派引領主流

然而還記得凱因斯學派倡議的「有效需求」嗎?戰爭結束後,美國必須找到能出售產品的地方,否則將重蹈過往經濟大蕭條的覆轍。因此在二戰結束後的三年,美國推出的馬歇爾計劃正式開始實施,用其生產過剩的物資援助歐洲國家,使美國商品快速攻佔歐洲市場,又進一步促進美國經濟。可以說二戰是美國一路邁向繁榮盛世的轉捩點。

小羅斯福是美國史上唯一一個連任超過兩屆的總統,從 1933 年至 1945 年間他一共連任了四屆共 16 年,是目前為止美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統。從他在大蕭條時期的政策和參與二戰的決策來看,他的貢獻可以說是劃時代性的。

說到中國,在高速成長的 30 年後,2015 年中國的 GDP 成長率由 2014 年的 7.3% 下降到了6.9%,是過去 25 年來以來中國經濟成長的最低水平。為了維持就業率的穩定,中國政府官方一直盡力把經濟成長維持在 7%。2015 同年,我們看到中國推出了「一帶一路」,個人認為可以直觀理解成「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正式啟動。

「不景氣時只要政府推行公共建設或是社會福利政策,就能創造有效需求刺激經濟景氣,這時需求大於生產,民眾會花更多錢去購買稀有的產品,此時商品價格上升便會產生通貨膨脹,使得當時認為通貨膨脹發生的時候,經濟絕對是大好,所以通貨膨脹與經濟衰退不能並存。」現在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經濟邏輯。

 

1970年代:石油危機讓凱因斯學派跌下神壇

然而凱因斯學派的理論也不是萬靈丹。時勢造英雄,大蕭條造成的經濟緊縮促使了凱因斯學派的興起,1970 年代石油危機所引發的「停滯性通貨膨脹」又給了讓以芝加哥大學為代表的自由市場學派捲土重來的機會,其中的領軍人物包括海耶克和他的學生傅利曼(Milton Friedman)。

(影片為 1978 年海耶克談論凱因斯系統為什麼會失敗)

這兩位的知名度對於一般人而言雖不若凱因斯大,然而在經濟學界也是超重量級人物,傅利曼更在 1976 年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當時的時空背景是這樣的──1973 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伊朗與敘利亞聯手攻打以色列,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支持以色列,引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聯合發起石油暫停出口作為抵制美國的手段,使原油價格從每桶不到 3 美元一路漲到接近 12 美元。

能源價格狂升也讓民生物價飄漲,1974 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已經超過了 11%、到了 1979 年更逼近 15%。這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工廠中的工人沒事做、物價卻還是在節節攀升。

尼克森採取的作法是傳統凱恩斯做法:不斷放寬貨幣政策來降低美國失業率。白宮地不斷催促當時的聯準會主席伯恩斯實行低利率政策。因此從 1971 年開始伯恩斯把第一季的貨幣供給年增幅提升到 8%、第二季更進一步增加到 10%。現在回去看當時的決策可能會覺得相當詭異,通膨率都已經二位數了還在不斷搞寬鬆,這不是會讓通膨問題更加嚴重嗎?

傳統凱因斯的問題出在哪裡?

讓我們再回顧一次:經濟是由總需求和總供給所決定。基於自由市場主義的思路,傅利曼在 1960 年代就出版了一本書《資本主義與自由》,認為貨幣供給量是影響一切經濟活動的核心。

如果通貨膨脹來自於需求拉動,那麼透過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影響總需求,可以促進所得和物價提升。

然而當通貨膨脹來自於成本面的推動,比如石油等能源危機時,寬鬆的貨幣政策將使將造成貨幣供給過剩,多餘的錢將使得全方位物價上升,卻沒有實際的經濟需求作為支持。因此政府不該過度干預經濟體系的運作。

傅利曼和其支持者強調貨幣供給對於經濟穩定的影響,又稱為「貨幣主義」(Monetarism)。

(1980年傅利曼在羅特斯特大學演講「福利主義錯在哪裡」當中,反對公共住宅和全民上大學等福利政策)

由於 1960 年代凱因斯實在太盛行,所以傅利曼提出這個主張的時候乏人問津。然而在 1970 年代出現停滯性通貨膨脹時又引發了人們重新關注(跟當初凱因斯一樣都不畏當時盛行的主流學說,很大膽地提出不同的假設)。

1970年代,美國經歷了一段低經濟增長、高通貨膨脹的痛苦時期,也讓後面衍生了一個經濟指標「滯脹以通貨膨漲痛苦指數」(Misery index),將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相加

1974 年8 月8 日,尼克森宣布下台,成為首位辭職下台的美國總統。除了水門案,還有對於停滯性通貨膨脹的無能為力。看到羅斯福的案例了嗎?好的經濟措施帶你上天堂、錯誤的經濟措施帶你進套房。

尼克森下台後,副總統福特繼任總統上任後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解決通貨膨脹。相較於失業率,他覺得前者是一個更嚴重的議題。

福特想到的辦法在現在看起來一樣很匪夷所思(感謝前人的腳步讓我們知道什麼不可以嘗試…),他決定透過抑制需求來控制通貨膨脹,向民眾推廣出門搭車都採用拼車,盡量別開冷氣節約能源、開墾自己的菜園。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 1974 年底的時候美國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仍不斷攀升。後續福特以些微票數敗給了卡特,然而後續的卡特政府由於仍未能解決二位數的通貨膨脹,也在僅一任的任期中就黯然下台。

 

1980年代雷根經濟學讓市場回歸自由經濟:「升息」與「減稅」

繼任卡特的就是雷根。為了解決兩位數的通貨膨脹,雷根支持了提升銀行利率來達成減縮貨幣供應量目標的計畫,同時配合美國史上前所未見的減稅來刺激商業的投資。也就是著名的「雷根經濟學」。

(1981年2月5日雷根總統向民眾說明新經濟政策,說明現在是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經濟最嚴重的時期,並把問題歸咎到過去 20 年來美國人口僅成長 23.3%,然而聯邦政府預算卻成長高達 528%;與過高的稅賦等政府干預政策。)

美國的經濟在1981年7月開始急劇的衰退,並在 1982 年 11 月降到谷底,衰退幾乎打破了經濟大蕭條的紀錄。

然而,美國經濟在歷經 1981 年-1982 年的衰退後,於 1983 年開始了戲劇性的茁壯復甦,這波經濟成長還繼續維持了好幾年,直到雷根任期結束前都還未停止,成為美國史上為期最久的經濟擴張,原本高漲的失業率於 1984 年中旬已經降回了 1981 年早期的數字,並且在接下來幾年裡也持續下降。(見雷根經濟學維基百科)

為了避免太長,今天關於總體經濟的故事就到這邊結束了。看完總體經濟學的簡史後,大家應該會對於為什麼總體經濟學的三大指標會是「總產量」、「就業率」、「通貨膨脹」有一個認識。總產量(GDP)有沒有增加?去除通貨膨脹的條件,是名目 GDP 增加而已還是實質 GDP 也有增加?目前有沒有充分解鎖人力資源讓經濟能成長?GDP 下跌時是通貨緊縮還是停滯性通貨膨脹?

三者都是互相影響、反映出當下經濟狀態的的關鍵。而這三大指標也是聯準會最重視影響升息的三大指標。(Source: 財經M平方

今天我們探討了:

  1. 總體經濟研究什麼內容?
  2. 總體經濟關注哪三大指標?
  3. 凱因斯、傅利曼等學派的興起與當時年代背景的關係

從上面的歷史當中,我們可以發現總體經濟學還和政治與文化背景連在一起,有太多值得探討的議題了。為了簡潔傳達核心邏輯,其實還省略了很多議題:1920 年代的移民政策變動與房價泡沫化、美國銀行體系改革、美國白宮與聯準會間的政治背景、歐洲集權主義興起、布列敦森林體系失敗、放棄金本位到美元本位、蘇聯冷戰…… 等等。有機會再一條條拉出來跟讀者們討論。(擦汗)

 

這邊我們也一直提到聯準會和央行升息/降息等說法,可能也有很多人不太理解最後總體經濟三大指標和聯準會決定是否升息之間的判斷標準。因此下一篇文章開始,會跟大家介紹貨幣的故事。

舉例來說,央行的貨幣政策和政府的財政政策彼此間是怎麼互相協調,貨幣政策的三項工具,還有貨幣政策的簡史,讓大家了解貨幣經濟學一路走來是怎麼形成的,以及台灣長久以來的低利息政策對台灣出口經濟的影響。

最後歡迎推薦大家幾個很棒的總體經濟指標網站,隨時關注景氣變動:

  1. Stock-ai.com
  2. 財經M平方
  3. 台灣經濟研究院

這邊提醒大家關於看經濟指標的幾個小細節:

1. 注意年化的概念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每個月成長1%,那一整年下來的成長率是多少?

如果答12%的人就錯了,這裡要使用複利的概念去思考,答案是12.7%。

 

2.注意單位區別:數量、價格、價值
  • 數量*價格 = 價值
  • 石油桶數*一桶石油的價格 = 一年內生產石油的市場價值

其中關於價格的部分要注意貨幣單位,還有價格是名目價格還是實質價格。

名目價格的意思是當期的價格、包括了通貨膨脹因素;而實質價格則排除了通膨的影響。

 

3.「上漲了」和「上漲到」的區別

上漲了 5% 和上漲到 5%(或下跌)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或是股價從 8000 點上漲到 1 萬點,可以說成上漲 2000 點或是上漲 25%。

 

  1. 衡量的時間點

很常出現上漲又回跌的情況,所以不同的時間起始點就會有不同的解釋。或是這是今年比去年同期、還是今年比上一季。同年不同月份比較的話,就要考慮季節性變動因素,比如特定節慶對商品銷售的影響。

如果有什麼看不懂的指標的話也歡迎隨時留言告訴我,我會再找時間一一跟大家說明啦!

 

  • 資料來源:
  1. 行政院主計處官網
  2. 《總體經濟學》,台大經濟系陳明郎教授
  3. 維基百科
  4. 《為什麼我們需要公共哲學:政治中的道德問題》,邁可.桑德爾
  5. 《聯準會主席全傳》,斯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