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5 月 24 日,中芯國際向紐約證券交易所申請退市,計畫註銷在美上市交易的美國存託股(American Depositary Shares, ADS)和對應普通股,最後交易日訂在 6 月 3 日,官方提出的下市理由是:「與全球交易量相比,中芯國際 ADS 交易量相對有限」還有「維持 ADS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將帶來較重的行政負擔和較高的成本」。
中芯國際目前於香港交易所及紐約證交所兩地上市,其中紐交所的 ADS 於 2004 年已經上市交易,迄今已於 15 年,如果進一步檢視 ADS 的成交量,會發現近期中芯國際今年的平均交易量比過去五年差不多,從客觀交易量判斷,僅用交易量低落的理由太過牽強,那為什麼這次中芯國際選擇下市呢? 有人認為一定跟華為被美國制裁事件及越演越烈的中美貿易戰脫不了關係。
中美貿易戰隨著中方的片面毀約,美國震怒之下,先前被中興伊朗貿易事件牽連到的華為率先成為開刀的對象,不但禁止國內的半導體供應商出貨給華為,還聯合國際的相關半導體廠商與協會共同制裁華為,包含高通、英特爾、賽靈思、安謀等半導體核心企業,禁令期間必須停止對華為的供貨與技術支援。
中芯國際身為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就是中芯國際的大客戶,背後的股東包含大唐電信、中國華馨投資公司以及中國積體電路投資基金,這些資金均有色彩濃厚的官方背景,負責扶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自主發展,因此在中美貿易戰趨於激烈的時間點向美國申請下市,難免啟人疑竇── 市場普遍認為是中芯國際為了避免美國制裁,先主動在美國下市,專注於中國地區的發展,等於宣布鎖國。
但這樣的解釋還是太過籠統與武斷,一間交易逾 15 年的企業突然從紐交所下市,而且是用交易量過低的理由提出申請。中芯國際的下市舉動確實容易引起聯想,背後的風險考量值得好好探討。
中芯國際是官方扶植的晶圓代工廠
對於半導體業界來說,中芯國際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全名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總部設於上海,它是中國官方扶植的晶圓代工廠,負責提供晶片設計客戶積體電路晶片製造服務,代工範圍包含 0.35 微米(等於 350 奈米)至 28 奈米的可量產成熟製程,是目前全球第五大的晶圓代工廠。
根據 2018 年的年報,原先中芯國際擁有 7 間晶圓廠,分別是 3 間 12 吋晶圓廠及 4 間 8 吋晶圓廠,其中有一間 2016 年收購的 LFoundry 8 吋廠位於義大利,主要用來生產車用相關晶片,但在今年 3 月底 LFoundry 已經賣給研發車用電源控制元件的江蘇中科君芯科技,其餘的 6 間晶圓廠全位於中國沿海,分布於北京、天津、上海及深圳。
雖然中芯國際的製程技術已經進展到 28 奈米,但目前良率還不足,主力營收仍來自 0.18 微米(等於 180 奈米)的中低階製程,佔總收入約 39% ;以及 55/65 奈米的製程,佔 22% ;最先進的 28 奈米製程反而僅貢獻 6% ,原因是產能與良率不足,無法大量接單,但中芯國際宣稱 2019 年 28 奈米製程將進行量產,衝刺先進製程的營收比例。
從中芯國際歷年的製程與產品線發展觀察, 28 奈米製程花費了近 5 年才趨於穩定,因此要在 2019 年量產 14 奈米的產品機率不高,可能要等到 2021 年才有可能要達到合格的良率與產能── 台積電的技術整整領先中芯國際 5 年以上,現階段中芯國際的代工訂單仍以中低階晶片代工製造為主。
中低階的通訊與消費型應用電子晶片是營收主力
中芯國際 2018 年營收為 33.6 億美元,年成長率 8.3%,但淨利僅有 7,700 萬美元,較 2017 年減少 60% ,獲利衰退主因在於投注大量的研究支出發展 14 奈米的先進製程,營收分布主要來自中國與美國地區,比率分別達 59% 與 32% ,剩下的歐亞地區則為 9% 。
產品線結構則以通訊類別的產品占比最高,高達 41% ,第二大產品類別為消費型電子應用晶片比例為 34% ,車用與工控晶片則只有 8% (由義大利的晶圓廠製造),佔比最低的處理器類晶片僅有 9% 。
很明顯地,與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導向不同,中芯國際的營收主力都是來自成熟的通訊與消費型電子應用晶片,像是 4G 數據機、 WiFi 、 NFC 與藍芽晶片、電源管理、生物辨識感測器、微機電感測器(MEMS,像是麥克風、光源與距離感測器)、觸控 IC 之類的產品,而非技術門檻較高的運算數位晶片── 高性能運算向來都是台積電的強項,華為的麒麟 980 與高通的驍龍 855 都是交由台積電代工。
半導體產業中,中芯國際身為被國家扶植的後進者,為了爭取客戶,代工價格相對便宜,最大的客戶包含中國的華為海思與紫光集團,後者已經收購展訊及銳迪科,均為通訊領域的無廠晶片設計公司(Fabless),也就是說中芯國際超過一半的客戶來源都是中國境內的通訊晶片相關企業。
中國的半導體政策之下,這些相關公司多少都有官方背景,憑藉著廣大的消費市場,半導體從設計、製造到上市銷售均位於中國,形成封閉產業鏈循環,但中國尚未擁有一個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仍需外部技術支援。
美國地區方面,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及德州儀器(Texus Instruments)等等的晶片設計公司也是中芯國際的重要客戶,他們利用中芯國際低廉的價格與閒置的產能生產中低階的產品,比如高通的入門級行動處理器 Snapdragon 410 & 425 交給中芯代工以降低成本。
為何美國晶片設計公司把部分中低階產品下單給中芯國際,而不是台灣的世界先進跟聯電? 原因除了價格比較昂貴之外,過去兩年這兩家晶圓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均趨近 100% ,根本不接毛利過低的產品。。
大客戶華為海思被美國制裁,但紐約證交所上市企業須遵守美國法律
從中芯國際的資金來源、產品營收以及客戶結構判斷,可以發現中芯國際的營收來源以中低階的「通訊晶片」與「消費型電子應用晶片」為主,且高度仰賴中國封閉半導體產業鏈的訂單,自然與中國最大的通訊晶片設計商「華為海思」脫不了關係,過去為了扶植晶片製造業,華為海思一直都向中芯國際下了不少的訂單,兩家企業的合作向來十分緊密。
綜合來看,中芯國際下市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大客戶華為海思遭到制裁,接下來美國很可能會進一步限制美國企業與華為的合作,身為在美上市企業的中芯國際需要遵循當地法律,有可能被強制停止替海思代工,但在中國半導體的自主發展政策之下,中芯國際絕不可能接受這項禁令停止與華為的合作。
如果真的發生,中芯國際還是得要申請下市以擺脫美國政府的糾纏,屆時可沒有那麼簡單脫身,向證交所申請退市會耗費一段不短的時間以確保投資人的權益,包含依照程序宣布下市、回購、註銷股份等手續,大概需要數個月的時間,期間美國政府還能以「不遵守行政命令」或是「協助華為營運」等理由針對中芯國際進行制裁,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選擇提前下市反而是安全的預防措施。
第二個原因是中芯國際的 ADS 對比香港的交易量真的不大,僅有 0.5% ,即使下市對中芯國際的資本流動性也沒有太大的負面影響,中芯國際提出的交易量低落理由並沒有錯,綜合上述兩者的考量後,中芯國際從紐約證交所退市就是一項合理的選擇了── 中芯國際仍有 32% 的營收來自美國,不能讓美國政府找到藉口制裁,以免損失美國客戶的訂單。
中國態度強硬,砸錢加速半導體供應鏈發展
這次從紐交所撤退的舉動暗示了中芯國際未來將持續與華為進行密切合作,更代表中國官方對於中美貿易戰的強硬態度,華為的制裁事件透露出嚴重的警訊,促使中國積極發展自主的半導體供應鏈,推出一系列的減稅政策扶植產業發展,例如減免晶片設計與半導體公司的稅負,都在暗示中國這一次的貿易戰中沒有接受現有協議的打算。
無法接受美國所提出的市場開放要求的前提下,中國為避免國內的半導體供應鏈未來被全面斷貨,除了引進大量外援與技術轉移外,也投入大量的資金發展自有供應鏈。
燒錢雖然能加速研發,但半導體鏈是極度技術與資本密集的產業,背後是幾十年的時間去累積產業的聚落與試驗:製程跟良率控管都是經驗燒出來的昂貴品,急於砸錢加速發展的策略能有多少成效還難以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