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點科普為什麼都是長文?網站怎麼來的?

為什麼只有文字作為主要載體?沒有影片或 Podcast 嗎?

「寫點科普」目前只有一個人在創作 & 經營,我叫 Lynn,寫點科普唯一作者。

很多人問過我:為什麼不直接轉型拍影片算了?或直接錄 Podcast 也行?同樣的時間為什麼要通通拿來寫那麼多文字,有什麼想法簡單整理一下用講的就好。

這當然有部分理由是我自認為我的聲音不夠好聽或長相不夠上鏡,沒有純文字的表現力強,或是背後沒有團隊也沒有公司,拍影片涉及寫稿、拍攝場景、妝髮、錄製、後製、廣告投放等;一個人光寫一篇研究文就已經耗盡心力。

不過更重要的是:

 

只要是文字就必須嚴謹,數據通通得要有來源

大家一定會注意到,只要牽涉到數據,比如 「Google 透過自研 TPU 就可以節省比用 GPU 高達 20% 的成本」,或是「ChatGPT 目前每月硬體成本耗費 300 萬美金」… 如果是用影片或 Podcast 音檔的方式,這些數據只要用講的,觀眾或聽眾也只是聽聽就過,沒人在意創作者有沒有特別說明來源,包括這些數據是誰說的?怎麼算出來的?是真是假?

文字不行,由於我的論述通通都是以文字呈現,所以會逼我自己徹底實事求是。就算是看到新聞或某個人開口提到有這個資料,要放入文章中就會留下實實在在的證據,就必須要一路搜尋、追本溯源查證到底。

因此你可以看到寫點科普的文章中每一個數據一定都會毫無遺漏地附上對應的資料來源,無論是文內超連結或文後 appendix 引述,只要牽涉到事實或數據相關,不會有任何一個沒有出處來源。

就算這個年代對於內容,沒有人會在意是真是假,網路上有一篇內容就被無止盡轉發,一個人提了一個說法就被不斷複製下去,內容農場的文就是一堆拼湊而來可以獲得超高流量。

但寫點科普文字會留下來,你在這邊看不到道聽塗說,至少我是盡我所能的追查到底,每看到一個新聞引述「某某人說」,我就開始一路往上搜,確保最原始的數據來源沒問題。

這是我作為非相關產業人士在評論這些內容時,最自豪的部份。

 

文字能開拓大腦處理能力

文字和影片最大的區別在於,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可以帶著問題點開文章,又在閱讀的過程中經過思考產生更多的問題。

這是文字帶有主動性,讀者可以自己掌握閱讀的速度和吸收的方式,決定自己看到哪個位置可以停下來想一想、或看不懂的時候多看幾遍,過程中又會同步產生想法新的想法或問題,

相較之下,影片是被動的。影片包含了動態圖像、聲音、文字(字幕),涵蓋視覺與聽覺,是以一種最接近人類感官感受環境的方式來傳達資訊,大腦幾乎不需要二次處理就可以立即接受資訊,因此影片可以很高效地進行傳播,也因此是最快讓人了解一個資訊的媒介。

然而在觀看影像的過程中,人類是被動地接收影音創作者想讓我們看到的情結與畫面,節奏很快,影像聲音讓眼睛耳朵需要被同時調動,也是源源不斷地主動播放讓閱聽者接收,以致大腦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在觀看影像的時候被一筆帶過,只獲得情緒上的快感和視覺衝擊。

如果影片本身品質不錯、有知識深度的話也行,但如果觀眾在看的影片是毫無深度的農場內容,就會變成彷彿花了很多時間看以為很厲害的資訊,但大腦仍然一片荒蕪。

文字則是需要大腦二次解讀的符號,且它具備主動性--使用者得自行用電腦或手機操作下滑文章才能看下去,需要更高的專注度,還要主動思考自己讀到了什麼。

另外,如果問一個剛看完一部影片的人:「你看了什麼?」在觀眾大腦中一閃而過的多半是影片中的圖像畫面,因為這是一個已加工完成的資訊,大腦不用再花時間處理、也沒有空間再二次加工。

反之,文字是需要再次理解的符號,每個文字的意思都需要大腦處理,認知解讀的空間更大。

如果當人們看完一篇文章,問「你看了什麼?」讀者回想起的不會是一模一樣的文字本身,是自己思考理解、解讀後經過具象化的內容,也就是能夠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吸收後的結果。

對我作為創作者來說,撰寫文字和錄 Podcast 或影音直播,也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口述語言的複雜性沒這麼高,如果把 YouTube 或 Podcast 變成文字版拿出來,會發現同一個人在寫文章或用影音介紹一個概念的時候,用講的話語會變得更簡單,比如「微軟投資 ChatGPT 就可以裝到 Office 上啦」、「特斯拉毛利很高、控成本很強」。

然而文字的每一字句,在撰寫的當下都得要精雕細琢。不像影片是由拍攝者控速,你不知道讀者會在哪裡停下來研究細節,因此文章本身每個段落是同等的重要。

以純符號作為的媒介載體,要嚴謹、要優美呈現、要有細節,反人類本能直覺。因此相較於影像,我也認為文字更能徹底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在思想與心理活動

描繪抽象事物比如知識,文字是比影音,更痛苦但更自由的媒介,對創作者和觀眾雙方而言都是。

簡言之,讀者閱讀時要集中精力思索,我在撰寫文章作為表達手法時,也會讓我更加專注且在論述時比拍影片更出現截然不同的深度,尤其當你知道這篇文章會在網站上永久保存並沈澱下來的時候。

 

噪音之下的冷靜與耐力

前兩天跟我朋友聊到,她姪女現在連一集蠟筆小新都看不下去。我很驚訝:「蠟筆小新那麼好看?!一集不是才 20 分鐘嗎?」

我朋友說到,「20 分鐘太長了,她看不下去,只能看 5 分鐘帶你看完蠟筆小新一集的濃縮。」

所有應用程式都發瘋似地想盡辦法吸引你全數的注意力,越來越速食,坦白講我也一度沉迷每天滑 Instagram TikTok YouTube 小紅書(哈哈)。說實話,我想過如果我晚出生十年,或許我連大學根本都考不上,再次衷心感謝我高中當年只有沒網路的 Sony Ericsson 翻蓋機。

我覺得未來即將(或現在已經開始)逐漸變成知識或階級 M 型化的社會,M 型的一端是創作出這些充滿吸引力內容科技或研發出 AI 來取代人類的人,另外一端是徹底被混亂又爆炸的媒體娛樂與佔據生活的人。

前者需要透過閱讀、學習、研究和思考來達成,後者不用,只需要輕鬆地接收。

面對投資資訊,每個人也都可以看到財經新聞媒體就瘋狂輸出,每天都活在各式各樣八卦小道消息狂躁化的狀態。

雖然寫點科普內容不涉及炒股,但在這邊也想分享一下我個人很喜歡巴菲特很久以前的一段訪談:“Nobody buys a farm based on whether they think it’s going to rain next year. They buy it because they think it’s a good investment over 10 or 20 years.”

當然對個人來說買支股票抱個 10、20 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然而不針對短期新聞不停看、不停恐慌,有研究、知道總體市場大概情況與公司的經營與獲利能力,不要被產業限制,不要因為研究不足而輕易跟單,再因為帳上損益導致信心不足,就隨便獲利了結或止損。如此一來,就算你沒有放棄休閒娛樂或健身,生活不是整日圍繞著這些內容,長期而言都能獲得高報酬率。

上面這段話,是從這兩年股市因資金過剩陷入瘋狂、到現階段局勢變得不明朗的期間,寫給我自己看的激勵。說起來很簡單,但真的沒人能徹底做到,連我自己也是。所以,我只是想持續藉由文字,保持研究的習慣,並用這個研究結果分享給各位。

關於這些研究內容,我也不想走速食或同溫層路線,看到自己直覺喜歡的新聞就隨便就貼一篇給讀者,給個新聞結果摘要短評。

我的內容目標是結合正反論述的新聞,辯證雙方論點的優劣,說說我的看法,也是為什麼會動輒原創萬字文的原因,讀者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目標只是一起看看,想想,問問:他說的是對的嗎?為什麼是這樣?將來會怎麼樣?

所以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

  • 給名詞定義
  • 此概念的起源
  • 佐證數據來源與連結
  • 我怎麼看、理由是什麼

這是我每篇文章的完整架構,而你可以發現這個架構出現在我每一篇文章的目錄中,或甚至我用一個專題內多集的方式去呈現。

站內不放廣告,不鎖文開訂閱,是因為我希望推廣這樣面對某個觀點的思考方式。

我不是想要透過訂閱賺大錢或靠話題炒作贏大盤,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並支持我、支持這個寫作計畫。

只是寫作,不會有 8 秒短影片、不會有冷知識或追短線的新聞,只有長篇分析文,與偶爾的 Podcast,就是這樣這麼無聊的作品,這麼沒有回報的作品,這麼小眾讀者的作品。

沒有網紅或人物露面,這個年代的文字只會被內容農場抄來抄去,沒人在意作者是誰、看看就過,或成為其他人做知識影片 Podcast 的直接素材。(曾經在某中國付費訂閱網站當中看到我自己的內容)

但不要緊,這就是我持續七年以上的夢想,我覺得這很酷,我願意用自己賺來的錢或下班時間的努力養這個夢想。這也是我作為人類、可以比 AI 創作更有靈魂的一種堅持,因為我在思考。

給大家分享網站 404 頁面的設計,概念取自刺激 1995 安迪透過挖掘找到自由的概念,但思想才是自然的精靈

寫點科普開設以來,由於沒有背景與資源,我始終是一個人在寫,前三年曾經短暫開過讀者贊助連結,期間贊助的錢都已經花光拿去做新網站,大部分成本仍是我自己承擔或自掏腰包(斷斷續續也有近百萬台幣),因此從來沒有花 1 分錢投過廣告,FB 粉絲專頁或網站流量都是自然搜尋結果而來,也感謝忠實讀者朋友們的支持。

如果你認同我的理念,歡迎透過贊助來支持寫點科普,讓網站設計、架設與每年維護的營運成本得以打平並長久營運下去,也在素材或資訊來源上有更多補充,得到更易讀的環境~